1.北方一定是常绿阔叶林吗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

3.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

4.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区别

5.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是什么?

常绿阔叶林的气候类型_常绿阔叶林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这个类型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岸北纬22~40℃,而且在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均有分布,不过分布的面积挺小的。在亚洲除朝鲜、日本有少量分布外,以中国分布的面积最大,分为四个植被亚型,也就是典型常绿阔叶林(栲类林、青冈林、石栎林、润楠林、木荷林)、季风典型常绿阔叶林(栲-厚壳桂林、栲-木荷林)、山地常绿阔叶苔藓林(栲类苔藓林、青冈苔藓林)与山顶苔藓矮曲林(杜鹃矮曲林、吊钟花矮曲林)。

这种常绿阔叶林,适宜的环境通常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通常炎热多雨,冬季稍寒冷,春秋暖和,四季分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终年常绿,物种很丰富。植物群落主要由常绿双子叶植物构成,较热带雨林简单,乔木一般分为两层,高度是16~20m,通常不超过25m。还分布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主要包括草质和木质小藤本。消费者主要有野雉、蛇类、两栖类、昆虫、鸟类等。可以说是物种很丰富,层次相对也很复杂。

北方一定是常绿阔叶林吗

如果一座足够高的山地位于水充足的赤道地区,那么这座山上将会出现一个完整的类似于从赤道到极地排列的自然景观带谱。表现在植被上,将会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高山冰雪冻土带。

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通常又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与热带雨林都是由常绿阔叶树组成的茂密森林,但常绿阔叶林与热带雨林具有很大的区别,有些特征反而与夏绿阔叶林更相似。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结构远比热带雨林简单,群落高度比较矮,树冠比较整齐,乔木通常只有两层,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层间植物数量稀少,老茎生花和板状根等热带雨林的典型现象也很少出现。常绿阔叶林虽然也是终年常绿,但与热带雨林不同,常绿阔叶林内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与夏绿阔叶林类似。常绿阔叶林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结果多在秋季。常绿阔叶林中的有些动物有冬眠的现象,特别是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变温动物。常绿阔叶林中树木的种类比热带雨林要少,但优势种类则要明显得多,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

更多详细内容:

://cheni.0086e.net/qiu/biomes/kyl.htm

针叶林的外貌往往是单一树种构成纯林,立木端直,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主要由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松属的种类所组成,这些植物大多是针状叶,以适应生长季短和低温环境。其中云杉和冷杉为耐荫树种,组成的群落较郁闭,林内较阴暗,常称为“阴暗针叶林”;而松树和落叶松为喜阳树种,组成的针叶林较稀疏,林内较明亮,则称为“明亮针叶林”。由于各针叶林分布区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不同,乔木的种类成分也有差别。寒温带针叶林是由耐寒的针叶乔木为建群种所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又称北方针叶林或泰加林。寒温带针叶林是寒温带典型的水平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构成一条非常明显的针叶林带,其北部界线就是地球森林带的北界。在中、低纬度海拔较高山地上,也有寒温性针叶林,构成山地垂直带的森林植被。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地区大陆性气候特点很强,一般说来,夏季温湿,冬季十分寒冷而漫长,一年中月平均温度超过10℃以上的只有1~4个月,年较差可达100℃,年降水量300~600毫米,大多在夏季降雨,在积雪不多的地方常有厚冻土层。欧亚大陆的寒温带针叶林分布面积自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经芬兰、苏联的欧洲部分,越乌拉尔山,经西伯利亚、中国黑龙江省北部,抵堪察加半岛,群落结构比较简单,组成种类也较单纯。欧洲北部及西西伯利亚地区以常绿针叶林为主,其中具有典型西伯利亚树种,并具沼泽化现象的针叶林,是严格定义的泰加林。欧亚大陆东部则以兴安落叶松占绝对优势,构成广阔的明亮针叶林区,间有少量云杉、冷杉和欧洲赤松林等。欧亚大陆针叶林的北端主要是云杉和落叶松构成的稀疏针叶林,逐向冻厚过度。中国的寒温带针叶林与欧亚大陆北部的针叶林有密切联系,有些建群种甚至相同;但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的针叶林属于地带性植被,为东西伯利亚明亮针叶林向南延伸的部分。在其他中、低纬度山地的一定海拔高度上也分布有构成垂直带的山地寒湿性针叶林,因生境条件变异很大,组成树种不同,树种丰富旦多特有种。如华北落叶松、四川红杉、黄果冷杉、雪岭云杉、青杆、樟子松、祁连山圆柏等。北美洲的寒温带针叶林主要分布于阿拉斯加和拉布拉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联结这两个半岛的广阔地带,其群落结构较复杂,组成种类亦较丰富。

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片,叶上通常无或少茸毛,厚薄适中。芽有包得很紧的鳞片,树干和枝桠也有很厚的树皮,这些都是适应冬季寒冷环境的结构。

更多详细内容:

://ced.xxjy.cn/Resource/gz/GZSW/NEW2/KWZD/KPYD/1283_SR.htm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

气候是决定地球上植被类型及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而植被和物种的分布则是地球上气候最鲜明的标志,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气候的代表植被,在我国四大区域中,只有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所以说常绿阔叶林应该分布在南方地区.

故选:B.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

气候特点具有高度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环境科学学科,是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以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

2、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而多雨,冬季稍寒冷,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其终年常绿,物种甚为丰富,由常绿双子叶植物构成,较热带雨林简单。

3、常绿阔叶林能够保持永久的叶片,因此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和抗风能力;此外,该林型拥有厚重的枯叶层和土壤及高密度的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相对较高,为许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殖环境,该类型林木长势旺盛,生长速度快,木材优质,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特色旅游的重要。

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区别

该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如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特征是植物叶片常绿,树木高大而繁茂,各种植物相互竞争着阳光和水分。常绿阔叶林中的植物种类丰富,如榕树、樟树等代表性植物。这些植物具有适应湿润气候的特点,能在降雨充沛的条件下迅速生长并形成茂密的森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是什么?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神话世界。在这里抬头不见蓝天,低头满眼苔藓,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这里光线暗淡,虫蛇出没,人们在其间行走,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也很危险。但是,这里却是生物的乐园。

热带雨林

1、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云南,台湾,海南。

2、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 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所以称为热带雨林。

3、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这就使的的营养物质容易被雨水冲失。所以这种生态系统特别的脆弱。

常绿阔叶林

高贡山长绿阔叶林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结构远比热带雨林简单,群落高度比较矮,树冠比较整齐。乔木通常只有两层,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层间植物数量稀少,老茎生花和板状根等热带雨林的典型现象也很少出现。

常绿阔叶林虽然也是终年常绿,但与热带雨林不同,常绿阔叶林内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与夏绿阔叶林类似。常绿阔叶林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结果多在秋季。常绿阔叶林中的有些动物有冬眠的现象,特别是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变温动物。

常绿阔叶林

山地常绿阔叶林的树干上长满苔藓

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通常又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与热带雨林都是由常绿阔叶树组成的茂密森林,但常绿阔叶林与热带雨林具有很大的区别,有些特征反而与夏绿阔叶林更相似。

夏绿阔叶林

夏绿阔叶林或落叶阔叶林最显著的特征是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暖,夏绿阔叶林进入花期或抽叶期,树木尚未形成密闭的树冠,明媚的阳光穿过树稍照射到地面,地面上繁花似锦。

夏季是主要的生长季节,树木枝繁叶茂,林下的杂草生长旺盛,到处都是绿色。

夏绿阔叶林

秋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叶也纷纷变黄变红,色彩丰富。

冬季树叶落尽,林内明亮干燥,林下的杂草变得干枯,森林处于休眠状态,一片凄凉。

夏绿阔叶林分布在我们的大部分地区,

是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

树木终年常绿,叶子比较大。夏季生长速度快,冬季气温低生长速度慢,树木种类繁多,比较高大茂密。在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南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都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变化

1999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植被NDVI在北亚热带湿润区和中亚热带湿润区都是以2000年最低,以2004年最高;在南亚热带湿润区是以2000年最低,2003年最高。

3个气候区植被NDVI在这9年间都有增加,其中以北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增加较多,分别以0.085/10年速率极显著增加,在中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以0.057/10年的速率弱显著增加,在南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的增加不显著。

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使中国一年三熟区界限北扩超过360公里。由于气温的升高,导致农作物蒸散普遍增加。降水的增加使得未来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将更加湿润,东南部的中、南亚热带地区则由于降水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得生长期有所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