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综合措施的基本原则

2.2014年发布的ip 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为什么制定提供了主要的科学支撑

3.关于商业银行的气候风险管理措施,下列表述恰当的有( )

4.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

气候变化风险管理_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措施

中国气候蓝皮书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编写的一份年度气候报告。该蓝皮书以数据、科学、客观的方式分析和评估中国各地区年度气候状况、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影响。该报告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发布11年,成为中国气候领域内广受关注的重要报告之一。

中国气候蓝皮书作为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年度报告,不仅呈现中国气候变化及趋势,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制定气候政策、进行气候风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依据。同时,蓝皮书的发布也起到了普及气候知识、提高公众气候意识的重要作用,为公众了解气候变化、关注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

未来,中国气候蓝皮书将更加注重选题前沿,深入分析气候问题与经济、能源、环境等领域的互动关系。并将从宏观层面出发,深入剖析各省、各市区域气候变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具更精准、更有参考价值的报告。此外,蓝皮书将强化与社会的互动,寻求与、媒体、企业和大众的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普及和落实。

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综合措施的基本原则

气候风险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相关的极端天气(如洪水、干旱和气温突变等)而造成的对人类或物质财产等造成的损失和威胁。气候风险严重影响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下面是气候风险包括的具体内容:

1.极端天气

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和严重,如洪水、干旱和风暴等,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产业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例如,洪灾导致的人员伤亡和机构毁坏等后果,经济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可直接削弱人口和财富的活力。

2.水短缺

随着气候变化,水变得更加短缺。这不仅会危及人类的饮用水和农业水源,还会影响水电和其他能源的供应、环境卫生等方面,间接影响社会发展、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3.生态系统变化

气候变化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如森林和海洋等。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很多生态系统受到了危害,物种已经出现了变异,物种适应性有所降低。这些变化进而导致物种面临灭亡、生态平衡完全被打破的可能。

4.能源稳定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到能源的稳定和控制。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了能源的供应,还会导致能源成本的大幅提升,并且也会增加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这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十分密切相关。

气候风险对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层面都有重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发展可持续的经济和管理体制,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2014年发布的ip 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为什么制定提供了主要的科学支撑

随着全球对灾害风险管理的承诺和投资的不断增加,相关工作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也在逐渐加深对优秀做法、成功的促进因素和障碍的理解。与此同时,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创新研究,可以为有效适应项目的基本要素快速提供有价值的评价指标。近期,为应对各种冲击和胁迫(包括致灾因子和气候变化效应),从事发展和人道主义事业的工作人员就如何提升恢复力开展了建设性的讨论。讨论过程中发现,从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两个方面取得的经验及面临的挑战等具有明显的重合,因此,对取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的综合措施逐渐达成共识。

基于以上逐渐增长的认知,形成了以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的10项原则”11。整体来说,这些原则为从事发展和人道主义事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系列提升灾害和气候恢复力的标准,这些标准适应于多个领域和不同情景下的项目周期。

(1)增强对致灾因子和气候变化的认知:危害、气候变率及气候变化会对相关区域和人群产生影响,通过加强对其历史变化、当前状况和未来趋势的认知,为人类决策和行动奠定基础,从而提升灾害和气候变化的恢复力。这些认识需要包括多尺度的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如区域和地方尺度。通过促进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风险分析过程并分享经验,增强G其对致灾因子和气候变化的认知。

(2)增强对暴露度、脆弱性和能力的认知:评估群体、系统和的脆弱性和能力,应该是确定项目的实施区域、目标人群(包括对脆弱性具有不同认知的人群)和项目目标的决策基础,也是确定能够提升灾害与气候恢复力的各项措施的决策基础。这不仅需要分析当前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还应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影响。通过过程参与和经验分享,增强所有利益相关者对暴露的成因、脆弱性和能力的认知。

(3)明确权利与责任:国家和地方应当成为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的责任主体,提高人民对权利的认知,并保障人们享受其应有的权利。治理G体系和政策环境需要保障面临风险或受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人群享受其应有的权利,使他们有权要求承担决策和行动的责任。此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非组织,应该补充和促成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

(4)加强受危人群的参与和行动:所有处于风险的人们都有权利参与到影响他们生活的决策过程中。人们对影响的直接认识是保障他们根据经验分析并取行动的重要基础。受危人群自身及其委托代理人决定了提升恢复力策略的持续性。因此,所有制定政策的过程和行动都需要受危人群的直接参与,包括女性、男性、儿童及高风险人群。

(5)促进系统性的参与和改变:由于危害和气候变化影响导致的脆弱性和暴露度存在多种成因和驱动力,提升灾害和气候恢复力的策略需要全社会和所有部门的参与。多部门和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目标是将灾害与气候恢复力提升作为发展规划的核心。所有参与者对这一目标的承诺应该反映在各自的政策、规划和预算中。

(6)促进多层级的协同配合: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对家庭、社区和地方取的行动至关重要。类似地,一项政策或者法规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取决于各级的执行度和与受危人群的相关度。各层级取的决策和行动应当互为借鉴,并与发展规划协调一致。

(7)借鉴并建立多渠道知识体系:灾害和气候变化风险分析应当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补充当地传统的认知,从而促进新认知的形成。提升灾害和气候恢复力的措施应促进有效措施的重复实施,鼓励自主性创新和引进适合的外来技术帮助解决新的或者加剧的挑战。监测和评估已经实施的策略和项目,确保知识的吸收和经验的分享。

(8)秉持灵活性和响应性:由于气候变化的效应和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局地水平其不确定性更高,而且许多动态过程(诸如城市化和环境退化G)均可以影响暴露度和脆弱性,因此,灾害和气候变化风险分析需要考虑新知识。同样,提升灾害和气候恢复力的项目和策略也应保持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发生的新情况。

(9)注重不同时间尺度:分析过程、策略制定和项目设计均需注重当前已知的风险和未来可能的情景。不能忽视对已知危害发生的防范工作,使其支撑气候变化中的长期影响及其他潜在的、未知的冲击或胁迫的适应能力建设。此外,需要根据时间尺度进行相应的分配和适应活动的规划。

(10)遵循无害原则:提升灾害与气候恢复力的策略和项目要始终包含对其潜在负面影响的评估,包括引发的冲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一旦发现潜在的危害,需要将能够大幅降低或去除负面影响的措施纳入实施策略和项目设计中。为了避免产生错误的认识,或者促进不当适应G,项目要始终基于多灾种和多影响进行评估。

本指南的第3章至第6章阐述了在项目实施周期中、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情景下如何应用综合方法进行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

案例分析:越南中部沿海省份适应逐渐增加的气候变化脆弱性12

项目实施地:越南

项目实施方:世界宣明会

沿着越南3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低洼河流三角洲,当地居民以水稻生产和近海养殖为生,他们面临的重要长期威胁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盐水入侵13,更直接的威胁来自日益严重的台风和日益频繁的洪水。

2005年,世界宣明会开始在越南中部沿海省份广义(Quang Ngai)省开展工作,当地社区受灾害影响严重,恢复生产面临巨大困难。为了提高当地的适应能力,其中一个项目关注于利用各种现有的当地资产,提高社区对灾害和极端气候的恢复力。在37个小村庄建设了43处中小型的基本设施,包括为保障雨季交通畅通的田间道路养护和硬化,以及避免儿童接触污水的操场垫高。49个村庄的1000多户还获得了修缮房屋的。项目还关注为家庭创造可替代的经济收入机会,以使他们不再依靠种植单一作物来维持生活。2583户家庭得到了创造额外收入的支持,诸如种植竹子或出售农产品,而非单一种植水稻和水产养殖。

以学校为本的项目,确保儿童能够获取面临灾害时充分判断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信息。项目执行过程中,红十字会为社区的备灾信息传播提供了无线通信系统和广播站。该项目还开发了家庭和村庄灾害风险管理(DRRPs),有助于制定和取灵活的前瞻性决策和治理措施,并通过与省、市、区县和社区水平的规划相结合,促进多层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为了加强受危人群的参与和行动,项目中选出100多个村庄协调员,组建了10个营救小组,对他们进行自然灾害减缓和医疗救护方面的培训。相应地,他们帮助10个镇子、50个村庄及7000多户家庭制订了自己的灾害风险管理,这些都纳入到地区和国家已有的规划中。以学校为本的灾害防范项目直接提升了儿童的,惠及500名教师和2万名学生。

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吸取了以下经验:①在现有的框架内开展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并将其纳入当地的规划是获取支持并为当地项目争取的关键;②虽然创造有利环境和鼓励创新对促进发展替代生计措施至关重要,但是大多数接受小额的家庭所能投资的范围非常有限,多数都是投资于种植竹子、生产鱼子酱和种植蔬菜等,导致这些产业的市场饱和,广义省与主要商业中心的遥远距离放大了这一饱和现象;③由于缺乏维持新生计活动所需的劳动力、知识、土地和市场链条,不是所有的生计项目都能取得成功,因此,在发展多样化的生计活动时,需同时提供相关的技术,这对确保适应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有些新的经济收入方式并不成功,例如在河岸边种植竹笋并没有增加经济收入,因为在竹笋还未长成之前已被洪水淹没,这说明仅拥有资产还不足以提高适应能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定人们具有相关的劳动力、知识、土地和市场链条,保证从出售竹子和家庭农产品中获得收益。然而,种植竹笋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的增长是一项长期投资。项目结果证实,技术知识的长期投资对于那些需要快速提高收入的社区来讲是一项挑战。

常见问答

1.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具有相似的目标和共同的效益,因此,它们两者之间紧密相连,两者均关注如何降低人们面对危害的脆弱性,提高人们预测、应对和灾后恢复的能力;由于气候变化增加了与气候相关的致灾因子的频率和强度,取灾害风险管理措施对支撑社区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并非所有的灾害致灾因子都与气候相关。与气候(或水文气象)相关的致灾因子主要包括洪水、干旱和风暴,与气候相关的灾害风险管理同样可以应用于地质致灾因子(例如地震、台风和火山爆发)、技术致灾因子(例如工业、化学泄漏)和冲突。同样地,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一定都是危害,其中包括影响社区的长期效应,例如温度升高、季节规律异常、降水格局变异和海平面升高,还包括对粮食和食品安全、健康和贫穷的后续影响。

2.气候和天气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区别在于时间尺度。天气是指从数小时到数天的温度、降水和风的变化;气候是指天气条件的长时间尺度(大于30年)的平均态。

3.如何处理气候预测中的不确定性?

虽然气候预测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气候变化科学的主要结论是基于多个事实的,这些事实证明地球变暖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这一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由于气候预测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同时气候变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多个方面,气候变化行动的决策不仅需要基于科学上的考虑,还需要考虑广泛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

4.气候变化适应是唯一的措施吗?

答案是否定的。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世界还致力于解决其成因——温室气体污染。如果继续按照当前排放趋势发展,全球平均温度将在未来50年内上升2℃~3℃,到21世纪末有可能超过5℃或6℃(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2006)。这将带来多种严重的后果:从永久冻土融化到热带雨林消失(贮存的碳随即消失),几乎所有极地冰川将消失,极地冰盖融化。一旦达到2℃~3℃的升温阈值,阻止全球变暖将变得极为困难。

因此,人类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全球变暖危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这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付出巨大的努力。

然而,尽管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减少排放,有些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只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一小部分,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却最为严重,需优先取适应措施以应对潜在的影响。

5.人道主义救援取灾害风险管理是否现实?

即便是在需求紧迫的情况下,人道主义援助的各种方式也可以提高个人、家庭和社区自身及当地机构的恢复能力。例如,现金发放可以平衡人们在紧急需求和保护生计资产之间的矛盾,避免增加他们的脆弱性。当国际组织与当地组织合作分配紧急援助物资(例如临时性避难所)时,双方可以互助,一方面,当地组织可以帮助国际组织有效分配紧急援助物资;另一方面,当地组织可以从灾害救援中获取经验,帮助他们提高社区的备灾G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不同的灾害情景提供有效的人道主义援助,同时人道主义援助也是人们的一种现实期待。更多相关指南,请参见5.2 人道主义危机的早期恢复部分。

在缓发性灾害中有更多机会降低当前和未来灾害的风险。发展和人道主义组织可以提供援助,帮助人们降低患病的风险,例如,在易旱区修复水源,为洪涝区提供饮用水消毒用的氯及相关知识;他们还可以为加强早期预警系统G提供技术支持,改进疏散流程,提升地方评价和降低风险的能力。获取更多指南,请参见5.4缓发性灾害部分。

环球人道主义应灾最低标准的若干核心标准与灾害风险管理相关。获取更多相关的实际行动、指标和指南备注,可以参见该环球手册(工具和第114页)。

工具和

更多信息和链接,请参考工具和第115页。

关于商业银行的气候风险管理措施,下列表述恰当的有( )

 IPCC报告提出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风险是灾害本身可能造成的影响减去当地具备的防御能力后所得的差值。面对同样的天灾,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风险更大,贫困人群较富裕人群风险更大。而风险管理,指的就是规避风险的能力。

巢清尘介绍,针对风险管理,中国气象局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逐步建立了集气象风险普查、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于一体的气象灾害风险业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业务;重点开展了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市内涝和地质灾害预报和风险评估。近年来,国家气候中心牵头,联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开展了灾害风险普查,总计普查点达62232个。普查数据包括气象灾情以及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等。综合以上种种数据,便可以确定各地的灾害临界阈值。“确定临界阈值以后,未来,中国气象局将结合降水预报,做出更有针对性的灾害预报,使公众更好地进行应对,这也是进行灾害管理的手段之一。”巢清尘说。

此外,我国气象部门还开展了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攻克致灾临界面雨量、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的关键技术难题,建成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并启动了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实时业务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降低灾害损失、减少人员伤亡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

答案:B、C、E

气候风险管理措施

1.将应对气候风险纳入公司战略

2.建立全面的气候风险管理体系

3.优化和调整信贷资产结构

4.加强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

5.加强气候风险信息披露

这篇文章发布在2021年10月版的CISI会员期刊The Review上,并且是在COP26之前发表的 。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2021年1月19日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Global Risk Report)对地球面临的主要威胁进行了分类,将“ 气候行动失败 ”列为未来十年最有影响、最有可能发生的第二大威胁,称其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的生活和生计产生了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气温上升将冲击全球经济增长 。

2020年10月,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公司和牛津大学史密斯企业与环境学院发表了一篇名为《疫情后的气候变化和新兴市场》( Climate? C hange and? E merging? M arkets? A fter Covid-19 )的报告。报告显示,在最坏的情况下—— 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增长4.3°C——世界人均GDP可能损失44.9%,损失约500万亿美元 。 然而,该报告称,如果将气温上升限制在1.6°C的目标得以实现,全球经济受到的冲击而带来的损失可能会控制在27.2%。他们认为这个略高于《巴黎协定》1.5°C的目标,已经是最好的可能结果了。

根据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说法,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法是在2050年左右实现 净零碳排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世界各地的和公司在2020年将净零排放额的承诺翻了一番。

然而,这也带来了 资产搁浅 的问题,例如石油储备,这些资产已意外地或过早地贬值、冲销或转为负债。百达公司与牛津大学(Pictet-Oxford)的报告预计,最乐观的情况下,可能有5万亿至17万亿美元的现有或资产陷入困境。

因此, 碳密集度越高的公司因限制气候变化的政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越高 。2019年12月,由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与“生动经济学”咨询公司(Vivid Economics)和能源转型顾问公司(Energy Transition Advisers)联合发布的报告《不可避免的政策响应(The Inevitable Policy Response Report)》中表示,摩根士丹利全球股权指数(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中表现最差的100家公司将损失43%的价值,约合1.4万亿美元。相反,表现最好的100家公司的市值可能增长33%。因此, 将气候风险纳入公司整体风险评估,已经成为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 。

气候风险有多种类型。 物理气候风险 描述了极端天气的负面影响。全球保险公司怡安(Aon)在2017年的一份报告中计算出,与天气有关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当年%的经济损失,总损失达1340亿美元。投资者应该了解投资组合的气候风险敞口以及取的应对措施。标普全球( S&P Global )的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拥有的60%的有形资产(市值为18万亿美元)面临至少一种气候变化有形风险。

气候变化也带来了 转型风险 ,这是由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净零政策、监管框架和技术发展引起的。

人们对高碳行业看法的改变,还意味着那些没有表现出大力开展业务脱碳行动的企业,将面临 声誉风险 ,这可能发展为 诉讼风险 。

气候风险分析平台Entelligent副总裁、客户开发负责人Pooja Khosla博士表示, 金融机构必须在气候风险评估和缓解措施方面进行投资,以保持竞争力并避免声誉受损 。 Entelligent 的一份报告——《智能气候:一种应对转型风险的市场方法》( Smart? C limate:? A ? M arket? A pproach? t o? T ransition? R isk )——发现,在所有3个月到10年的回溯测试中,“E-Score”(衡量公司所在行业的气候变化转型风险敞口)高的公司表现优于标准基准的公司。

“金融业仍在向损害地球的行业注入数十亿英镑。”

然而,要想让金融业成为“ 碳中和 ”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英国非盈利组织ShareAction针对全球75家最大的负责任投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了调查,其中51%位于两个最低的两个等级。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可持续经济主管Karen Ellis说:“尽管情况正在改善,但金融业仍在向损害地球的行业注入数十亿英镑,我们需要取紧急而有力的行动,以确保金融业完全成为气候风险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金融机构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气候数据的可用性 。这包括缺乏标准化,难以比较行业、组织甚至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某些行业和地区缺乏数据,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小型公司。

根据资产管理公司Neuberger Berman的分析,在向全球环境披露非营利组织CDP报告其排放量的大约7,000家公司中,大多数仅提供有限的数据。研究表明,很大一部分全球公司没有报告其“范围3”(Scope 3)排放量,其中包括公司价值链中发生的所有间接排放量。

然而,监管机构和数据专家正在齐心协力解决这些问题。例如,“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要求申请企业对“范围 3”排放量进行筛选,如果超过40%的碳排放量位于价值链中,就必须设定减排目标。此外,许多央行,包括欧洲、英国和新加坡的央行,正在将气候变化纳入其压力测试。

在过去一年中,用于过渡风险分析的情景的可用性一直在扩大。

但Pooja表示, 金融机构本身仍有责任进行必要的气候风险评估 。虽然这项任务需要开发可靠的方法和制定合适的框架,但她相信,市场上已经有相关技术可用。她表示“我们需要金融机构与领先的数据提供商合作,完善现有技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和获得好的结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气候风险格局》(The Climate Risk Landscape),概述了市场上可用的18种转型风险工具和分析,并指出 在过去一年中,用于转型风险分析的场景的可用性一直在扩大 。

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开始对其投资的公司施加压力。例如,2020年,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要求其所有被投资公司在年底前披露与TCFD一致的气候相关风险(参见“ Reporting drives responsible finance ”)。

“共同行动”(ShareAction)的高级活动经理Jeanne Martin表示,金融从业者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取三个措施:

· 发布符合气候科学的化石燃料政策。

· 为在高碳行业和将受到转型和物理风险严重影响的行业运营的客户设定与1.5°C一致的预期。

· 发布与1.5°C一致的目标,涵盖所有金融服务,并考虑从高碳资产向低碳资产转型的社会影响。

金融机构的另一个重要难题在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支持,因为气候风险代表了一个新的而且复杂的专业领域。这也是CISI所在的特许机构联盟推出 新气候风险证书Climate Risk Certificate 的推动力。

向碳中和经济的转型的过程中,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技术等领域出现了明显的机会 。与此同时,包括MSCI最近的一篇文章在内的研究发现,化石燃料公司的长期表现低于其国家指数。

金融服务业可能大大低估了向净零碳排放转型带来的盈利机会 。

然而,Pooja指出,事实上,最大的碳生产商才是“减少全球总排放量潜力最大的来源”。她解释说,“需要将目标锁定在能源和公用事业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是经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承担了大部分排放,这对帮助实现碳减排和净零排放至关重要。” 这可以通过 过渡性融资 来实现——融资条款与具体的气候目标相关联——股东大会的投票和与高碳公司的合作,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减少碳排放。

好消息是,根据美国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Oliver Wyman)2020年的一份报告, 金融服务业可能大大低估了向净零转型带来的商机 。该公司估计,尽管批发银行目前从为石油和天然气等“黑色/棕色”企业提供的服务中,总共赚取了800亿美元,但绿色经济可以在各项活动中带来500亿至1500亿美元的增量收入,是金融服务行业“唯一最大的增长机会”。

尽管前进的道路很可能崎岖不平,但和企业作出的承诺,以及为支持向碳排放净零转型而制定的监管框架和报告要求,都能有效振奋人心,鼓舞士气。